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寒假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 文件大小610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4/3/6 23:17:0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下列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主张中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令者所以教民也,法者所以督奸也。令严而民慎,法设而奸禁。”
B.“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
C.“法令者治恶之具也,而非至治之风也。”
D.“古者明王茂其德教,而缓其刑罚也。”
2、史学家指出,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聚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儒学被奉为正统。“某一时期”应是指 (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3、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解释、观点等。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
A.商朝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 B.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C.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D.古代中国的历史证明,国家合则利,分则弊
4、“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
A.孟子的“仁政”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C.朱熹的“道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5、董仲舒曰:“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当时其进步性在于( )
A.君权神授 B.天人感应 C.限制君权 D.独尊儒术
6、古代中国“无论士农工商,立论,言必称三代(夏、商、周);著文,开篇必是子曰诗云”。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言必称三代”说明秦朝和两汉开创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B.“子曰诗云”强调诸子百家和唐朝诗歌对中国文化影响绵长
C.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D.古代文学呈现古典与高雅的趋势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