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 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追溯世界上几个古老文明起源的年代,中华文明不能算是最早的,但中华文明是唯一从未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不是互相灭绝,而是互相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过程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多元一体的格局最晚在西周就建立起来了,此后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不断有新的文明元素加入进来,但没有任何一种文明的分支分裂出去,所以这个大格局始终保持着完整性而没有被打破。因此,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历史。
中华文明和域外异质文明的接触,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印度佛教对中华文明的影响表现在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等等许多方面,而佛教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便出现了禅宗,禅宗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明从明代末年开始传入中国,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只是对传统的中华文明的局部补充。鸦片战争之后,在救亡的呼声中,中国的知识分子纷纷介绍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文明,魏源编纂《海国图志》,提出 “师夷长技”的方针,便是一个带有标志性的变化。此后,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科学技术的层面到政治、人文层面的深化过程。废科举、兴学校,留学、办报,种种新的事物迅速出现,形成一种新的时代潮流,促使中华文明继续前进。
然而,中华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发育成长起来的,周围的天然屏障,一方面保护着中华文明较少受到外族的入侵而能够独立地连续地发展;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