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湖南省长沙市第七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学业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 文件大小643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4/3/23 21:50:1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2.“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应出于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3、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4.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且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5.李贽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以下对其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A.认可“存天理,灭人欲” B.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
C.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D.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
6.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这一思想
①认为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 ②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③强调知识的作用和人自身的理性判断 ④为政治改革找到了一个辩护的理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C.民主权利,渊远流长 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8.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指出人要想灵魂得救必须依靠自己的虔诚信仰。其主张否定了
A.宗教神学的价值 B.世俗君主的作用
C.罗马教皇的权威 D.宗教仪式的意义
9.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的一致性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