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属中学
2013-2014年高三下学期2月(总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考查时间:110分钟 考查内容:全部(除中国现代) )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
A.中国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 B.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
C.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 D.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中国古代某朝皇帝诏书中写道:“不期任非其人,丞相汪广洋、御史大夫陈宁昼夜淫昏……因是发露,人各伏诛。特诏天下罢中书,广都府,升六部……”该皇帝为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3.散在郡县的侯国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有限的职权,招徕流亡,增殖户口,奖励开荒,以图增加地税收入。许多侯国的户口迅速增长,远远超过了侯国以外郡县直接控制地区的增长。这说明
A.封国制度整体上要优于郡县制度 B.强大的经济实力是王国问题形成的根源
C.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 D.地方自主权的扩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4.范蠡曾是吴越争霸时期越国的谋臣,后来弃官经商,后世商人尊他为商祖、经营之神。他仗义疏财,从事各种公益事业,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人的楷模。下列情景范蠡可能经历的是
A.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凭借棉布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白银
C.商品交换时使用纸币
D.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5.《易经》曰:“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