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桓公日:“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日:“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反映了当时( )。
①社会分工更加细致 ②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政府强调规范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黄梅戏《天仙配》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些特征? ( )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生产目的是为满足自家基本需要和交纳赋税 ④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选项是某班同学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 B.汉朝乡村大量出现“草市”
C.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技术 D.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
4.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助耕 D.铁犁牛耕
5.中国古代瓷器和丝织品的图案、画面普遍有吉祥的寓意,这表明 ( )。
A.人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生活 B.中国古代封建迷信意识浓厚
C.中国人普遍有较高的艺术素质 D.人们对封建黑暗统治强烈不满
6.“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从《国语•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 )。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
7.印尼雅加达博物院收藏了不少写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国古陶瓷,比较出名的是釉外云彩大盘两件和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碗一件。中国古陶瓷上出现阿拉伯文字主要( )。
A.是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B.是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C.反映了各民族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8.《宋代商业史研究》说:“在此期间,以从唐代以来诸个别资本相互竞争中发达起来的信用惯行为背景,纸币直接地由于在四川使用铁钱不便而开始成为支付手段,政府则强制通用纸币为代用货币。”材料所反映的正确信息是( )。
A.纸币在唐代就开始广泛使用 B.纸币最早在四川地区直接使用于商业
C.政府完全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D.自此纸币成为商业流通的唯一货币形式
9.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