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编辑
语文:第6单元 项脊轩志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54 K
    上传用户地理sikao
  • 更新时间2014/4/9 9:38:3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8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项脊轩志
[学习目标]
1.掌握5个多义词;进一步了解词类活用的文言词法现象。
2.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学习重点]
“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两种词类活用现象。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天天预习]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震川文集》。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人,世称        。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源于《史记》,取法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
2.给下列加点的注音
泥尘渗漉(           修葺(        垣墙周庭(        栏楯(    
偃仰啸歌(         异爨(          老妪(             先妣(    
呱呱而泣(         以手阖门(         余扃牖而居(      
 [文本研读]
1.本文写了一个书斋——项脊轩,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本文饱含两种情感——悲和喜。全文以第二段作为过渡,承上启下,或侧重写喜,或侧重叙悲。试结合课文全文加以赏析。
3.一篇小文,反映了三世变迁——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归家三代变迁的情况的?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