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一线名师整理】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提分训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11年(人教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64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4/4/14 16:57:4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1•广东文综•T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思路点拨】本题从孟子仁政的主张入手考查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和理解能力。
【精讲 精析】选C。根据材料,孟子的主要观点是: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从而分析出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由此判断选C。A轻徭薄赋意思是减少对人民的剥削,实行宽松的政策,材料没体现;B均贫富与材料不符合,而且孟子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此观点与其阶级立场相矛盾;D项贵民轻君是孟子观点,但材料没反映出来。
2.(2011•安徽文综•T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抓住儒、道、佛三家思想在建筑艺术上的表现。本题体现安徽地方特色,解题时需抓住每个建筑图中的文字。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