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这里用来铸鼎的“金”应该是 ( )
A.铁 B.青铜 C.黄金 D.钢
3.史载:(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辄千万,骇人闻见。这反映了 ( )
A.北宋东京商业规模较大 B.北宋城市突出经济职能
C.北宋时已经出现了夜市 D.北宋政府非常重视商业
4.徽商、晋商等诸多商帮活跃于全国是在 ( )
A.两汉时期 B.唐宋时期 C.元代时期 D.明清时期
5.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 )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 D.保护生态资源
6.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破产的手工业者由棉布的生产者变为棉布的消费者,这不能说明的是 ( )
A.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是破坏中国自然经济的主要因素
C.资本主义因素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城乡普遍发展起来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7.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之所以“短暂”的内在因素包括 ( )
①工业结构不合理 ②封建君主专制的压制
③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④列强卷土重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8.1912~1919年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 )
A.农业和手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面粉和纺织业 D.铁路运输业
9.据史书记载:天津进口货物中,美国货占到70%,大量走私进口的美国货还不包括在内。天津市场上出售的货物,美国货占到将近60%,天津的民族工业因此纷纷破产。这种情况发生在 ( )
A.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B.抗日战争前期
C.抗日战争后期 D.抗日战争胜利后
10.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这一变革完成的是 ( )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1.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对以下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