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尚书.召诰》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B. 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
C.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D.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2.“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3. 下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 交通发达,水陆并用B. 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C. 疆土辽阔,臣民众多D. 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4. “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府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这一“退步”是指
A.郡国并行 B.采用黄老之学 C.设置刺史 D.酎金夺爵BDBA
5.雅典公职人员离职时要接受审讯,如果发现公职人员渎职或贪污行为,要由下列哪一机构对其处罚:( )
A.长老会议 B.公民大会 C.四百人议事会 D.陪审法庭
6.中国皇帝说朕即国家,宣扬君权神授;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下列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都没有法律,只有皇帝的命令
B.皇帝的命令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C.古代中国和罗马的皇帝都拥有至高无上,超越法律的权力
D.法律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服务的
7.官僚集团以皇帝为首,他们的决定最后要得到皇帝的认可,才可实行。一次汉文帝出行,有人惊了他的马,这个人被送交廷尉治罪,廷尉张释之只让他交纳罚金,文帝认为处罚太轻。张释之说,假如你当时把这个人杀了也就算了,现在在我这里,那就得依法办事,最后文帝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