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87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4/5/17 21:14:5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如右图)。梭伦改革的措施体现出他的立法精神在于(  )
A.劫富济贫 B.公平公正
C.倾向权贵 D.崇尚峻法
2.某兴趣小组对梭伦改革的措施进行研究后,认为梭伦改革从颁布《解负令》开始,符合改革的一般规律。这里所说的“一般规律”应是(  )
A.改革首先要解决最紧迫的社会问题 B.改革要立足于满足弱者的基本需求
C.改革必须以遏制革命作为首要目标 D.改革必须首先打击旧有的利益集团
3.二十级爵制的规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秦国社会转型。下列叙述与之不符的是(  )。
A.秦国出现了一批军功地主,在地主序列中排在第一位
B.促使秦国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
C.加强了秦军战斗力
D.标志着世卿世禄制的废除
4.“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赘:男方到女方落户)。”材料所述现象对秦国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有(  )。
①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②增加户数,提高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③使社会风气奋发图强 ④打击了秦国旧的习俗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5.中国历史上一些改革者常常是悲剧式人物,如: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大臣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其在秦孝公死后却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些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吴起、商鞅推行新法,有些措施不当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与奴隶主贵族权力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6.《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侯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孝文帝提出进行姓氏改革的依据是(  )。
A. 鲜卑族和汉族都崇拜黄帝 B. 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
C.鲜卑族和汉族自古以来都生活在黄河流域 D.鲜卑族和汉族风俗习惯相同
7.北魏孝文帝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①促进鲜卑族贵族接受汉族文化 ②进一步吸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
③争取汉族地主对孝文帝的支持 ④整顿吏治以壮大北魏的统治力量与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北宋政府规定,由三司的都指挥使统领中央的正规军——禁军。另外设立枢密院,掌有军队的调遣权,“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及军师卒戍之政令,悉归枢密院”。这种做法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军队将领难以发展个人势力 ②有利于加强皇帝对军队的控制 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④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