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第29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强化作业人民版必修3
一、选择题
1.(2013·山师附中)以下收录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录
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
师:“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
其中的“师”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宋明理学。材料体现“理先气后”观点,属于朱熹的理学范畴。
2.(2013·晋中市)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 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途径是( )
A.圣人托梦 B. 内心自省
C.行万里路 D.读万卷书
[答案]B
[解析]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故选B项。
3.(2013·吉林长春检测)在鹅湖之会上与陆九渊进行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朱熹写下《过分水岭有感》,诗曰: “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 )
A.南辕北辙 B.大同小异
C.水火不 容 D.大异小同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