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陵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调研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左传•桓公二年》载:“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该材料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动机是
A.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确定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
C.确定王室内部的等级关系 D.明确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2.“烽火戏诸侯”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诸侯之所以见到烽火就率兵前来勤王,主要是因为分封制规定
A.“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寻所守也。”
B.“元侯(大国之君)作师,卿率之,以承天子。”
C.“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D.“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3.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②它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③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④它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据《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以下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说明了分封制的弊端 B.揭示了郡县制的意义
C.否定了宗法制和分封制 D.指出了秦末社会动荡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