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四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 试 卷
命题:秦亮 审题:葛和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用动力的革命是指 ( )
A.铁器时代的到来 B.牛耕的推广 C.灌溉事业的发展 D.铁犁的运用
2、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 )
A.小农经济盛行 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C.商品流通不畅 D.传统手工业产量不高
3、清蒋炯《踏车曲》描述了某劳动工具,“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田低田足灌沃。不惜车劳人力尽,但愿秋成获嘉谷。”该工具是 ( )
A 曲辕犁 B 耧车 C 翻车 D 筒车
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 )
A.灌溉 B.冶铁 C.耕种 D.制瓷
5、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年多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 )
A.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
C.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6、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 )
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