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古饶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历史试卷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1.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 B.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C.施肥与灌溉技术的进步 D.铁农具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2.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3、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中,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特征是
A.农民家庭手工业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D.农民不到市场上出售农产品
4.下图展示的汉代耕作方法,其发明者是
A.赵过 B.贾思勰 C.宋应星 D.徐光启
5、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清朝
6、周杰伦在一首歌中唱道:“素胚的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歌中所涉及的这种瓷器质量最好的应该出自:
A.宋代景德镇的官窑 B.宋代景德镇的民窑 C.明代景德镇的民窑 D.明代景德镇的官窑
7、明朝中后期,苏州和杭州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松江的一些暑袜店主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在家中加工,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中出售获利。史学界称上述现象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主要依据是
A.苏州、杭州、松江是纺织业发达地区 B.机户和暑袜店主进行的都是商品生产
C.机户和机工、暑袜店主与当地居民形成雇佣关系 D.丝织业和暑袜制造业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