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金榜专区 >> 历史金榜专区
高中历史编辑
2014版《高中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 第十六单元 第2讲 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人教版·安徽专供)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4金币 立即下载
2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2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金榜专区
    资源子类精练精析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44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11/10 9:15:1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2·阜阳模拟)下列图片不能见证徽州文化繁荣的是 (  )
2.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反复强调这种(理学)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  )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改造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宗教化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3.右图为《三教图》。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  )
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
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4.(2013·吉林大学附中模拟)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 (  )
A.人要克制自己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
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C.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个概念
D.人欲是蒙蔽天理和人的本性的根源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