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货币在商品流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对于货币的认识正确的是
A.货币只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B.货币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货币
C.有商品交换,就有货币 D.货币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2.年末,液晶电视价格纷纷大幅度跳水,不少消费者把液晶电视当作年货的采购品之一。王先生就以现金人民币2600元的低价买了一台32英寸的液晶电视。材料中的2600元执行了货币的 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
3.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说明
A.金银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B.金银不是唯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金银和货币是同时出现的 D.金银是最适宜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体现的经济生活中的道理
①使用价值决定价格 ②好货的性能好,所以这就决定价格高
③好货的社会劳动量大,所以价格高 ④好货的价值量大,所以价格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货币最早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 下列违背价值规律的是
A.钻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
B.古代少数民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值的大米
C.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换走乙一块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