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据材料可以推断出
A.周王赏赐诸侯土地和人民 B.分封制确保了周王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C.西周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D.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13.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地方实权的扩大 D.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
14.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封建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右图是一位晚清乡村知识分子在1893年的日记,这说明了当时
A.科举制度已被废除 B.传统抑商观念趋于弱化
C.作者认同实业救国思潮 D.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期
16.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更现代化的政府”应该是指
A.君主专制政府 B.民主共和制政府
C.君主立宪制政府 D.人民民主专政政府
17.“1919年7月苏俄政府对华公开宣言,也愿意援助中国摆脱外国压迫,再次表示废除以往沙俄与中国所签密约,放弃庚子赔款,放弃所有在华权益……苏俄的这一做法对中国激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