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左传》记载:“宣公三年,楚国兼并了陈国,就‘以陈为县’;昭公二十八年,晋国魏县子当政时,‘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舍氏之田为三县’。”根据材料,以下对县制判断正确的是 A.县的出现时间比郡的时间更早 B.春秋时期已经设立县管辖地方
C.以陈为县标志我国县制的开始 D.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答案解析】B 解析:材料中“以陈为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舍氏之田为三县’”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建立县管辖地方。A、C项材料未涉及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秦朝开始建立的,材料所表明的时间是春秋时期,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
故选:B
2.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联系。以宁夏为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宋时派通派管理宁夏全境 B.元朝设中书省管辖宁夏地区
C.明朝设布政司管理宁夏行政 D.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区
【答案解析】C 解析:1376年,明太祖废中书省,设立布政司第三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北宋时期,宁夏建立的是西夏政权,A项排除;元朝的中书省管辖的范围是山东、山西、河南,B项排除;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区,D项排除。
故选:C
3.据《旧唐书•杜正伦传》:“杜正伦,相州洹水人也,隋仁寿(文帝年号)中,与兄正玄、正藏俱以秀才擢第,隋代举秀才者止十余人,正伦一家有三秀才,甚为当时称美。”由此判断
A.科举制已经正式形成 B.隋代很少举行秀才科
C.杜正伦出身世家大族 D.杜正伦可以直接做官
【答案解析】B 解析:材料大致意思是“杜正伦,隋仁寿中与兄杜正玄、杜正藏都考上了秀才。在隋代,考取秀才的一共才十几个人,而杜正伦一家就出了三个秀才,很为当时的人称道。”由‘隋代举秀才止十余人’可知隋代很少举行秀才科。A、D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