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
A.中国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 B.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
C.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 D.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答案】A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研读材料,排除错误的选项:东周时期全国性的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形成,封建礼教更未出现,排除B、D。结合所学,经过西周的长期统治,黄河流域已经形成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的共同体。统一的华夏民族正逐渐形成。再根据题干“(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可以得出,周天子已经成为当时中国精神上的天下共主。这种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并不需要周王,但是他们也不得不表面上承认周天子的地位,这也是他们能把周天子的名号维持到前256年的原因。
2.王夫之在《论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中说:“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因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测,有如是夫!”下列说法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郡县制的推行是秦速亡的原因之一 B.秦行郡县的目的是为了“行其大公”
C.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为害滋多” D.反对实行君主制
【答案】A
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实行郡县制,对天子并不利,所以国家的寿命是不长久的;王夫之认为实行郡县制是秦朝没有长久的原因。所以答案选A。
3.有同学在学习了《罗马人的法律》后,整理了一份学习笔记。其中错误的有:
①按产生先后排序是“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
②《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体现了平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