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 [2013·四川攀枝花一模]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
A. 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 设立“中朝”、“外朝”制度
C.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D. 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解析:A项与史实不相符合。C项是错误的表述。D项的表述与史实不相符合。B项符合“转折”的含义。
答案:B
2. [2014·湖北省稳派高三强化训练(一)]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讲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写道:“……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世卿世禄制 D. 科举制
解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大体经过了“世官制(世卿世禄制)”、“察举制”、“科举制”。 军功爵制顾名思义按军功授爵,根据材料信息“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排除A项,世卿世禄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权位,根据材料信息“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排除C项,察举制以才能和品德为选官标准,自上而下地推荐人才为官,政权相对开放,符合材料信息“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 政权逐步解放”要求,虽然科举制也符合材料要求,但在时间上晚于察举制,故B项最有可能。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