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一、选择题
1.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是英国专栏作家马丁·雅克不久前做出的断言。那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197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B.1978年,中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1978年,中国作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
D.1978年,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慢慢改变
解析:由“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可知,该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由“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可知,这一变化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政策有关,C项正确。
答案:C
2. [2013·绵阳三诊]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下列对其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B.均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均改变了经营方式
D.均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解析:图一为土地改革,图二为人民公社化运动,图三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图二损害了农民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排除A、B两项;图二、图三实行前后均为公有制,故排除D项。三者均从不同角度调整了经营方式,故选择C项。
答案:C
3. [2014·江西省高三新课程适应性考试]1984年6~7月,全国夏粮丰收,农民争先恐后卖粮,因粮库不足,出现卖粮难。这表明( )
A. 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证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D.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解析:从材料时间信息以及“粮库不足,出现卖粮难”可知因农村经济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长,农民大量出售余粮,这是因为农村改革的成功,农村经济的发展。夏粮丰收可见农民利益得到了保障,C项始于1984年与农业无直接联系,D项是在21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合。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