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安徽2015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效果检测21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1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1/31 10:00:5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学士倭仁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抵御外侮。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李鸿章
材料三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倭仁和李鸿章分别是什么派别的代表?这两派在思想上有何异同?
(2)依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宣传变法时“与之先王”的具体做法。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顽固派;洋务派。同:都反对学习西方民主政治,都维护封建统治、纲常名教,都属于地主阶级。异:李鸿章赞成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倭仁则反对。
(2)撰写《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等书,借助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力量宣传维新变法,托古改制。目的:减少改革阻力;自保。(言之有理即可)
2. [2014·河北省唐山市高三摸底考试][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社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政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书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由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