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选择题
1. [2013·石家庄一中月考]1932年,长沙刘越华夫妇创办小吃店“越华楼”,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年,长沙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越华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认为刘越华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可能性最大的是( )
A.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
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企业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资本家不再经营管理,但可以获取利润分红。因此D项可能性最大。
答案:D
2. [2013·北京东城区普通校高三11月联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最核心的任务是 ( )
A.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 B.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最核心的任务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故答案选D。
答案:D
3. [2013·吉林长春二模]英国学者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 )
A. 近代工业的起步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 国内市场的形成 D. 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布莱克的观点在于现代化较晚的国家进行现代化的前提是什么。“前提”指这些国家在进入现代化行列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身和外部的原因,即国家的独立和外部经济的压力,故本题选D。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