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选择题
1. [2013·河南郑州期末]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的“新敌人”指的是( )
A.美国 B.德国
C.苏联 D.法国
解析:随着二战的即将胜利,反法西斯国家如英苏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逐渐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走向敌对。故“新敌人”指的是苏联。
答案:C
2. [2014·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和平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应运而生的。60年代末的北欧学者区分了“积极的和平”与“消极的和平”。 “消极的和平”,意指战争及战争因素的消除;“积极的和平”,则意指在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结构性暴力的消除。这里的“消极的和平”是指( )
A. 美苏核军备竞赛 B. 越南战争
C. 冷战 D. 不结盟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冷战的影响。从时间上看,A、B、C、D项都是二战后,无法排除;从“消极和平”的含义来看,A项是战争爆发的因素,B项是属于战争,D项是冷战时期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的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的开端并成为一股重要的国际力量,都不符合题意,而冷战是指除武力外的一切形式的对抗,符合题意,故 C项正确。
答案:C
3. [2013·皖中名校联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相继发生了朝鲜战争、柏林危机、越南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国际冲突。其共同背景是( )
A.亚欧对抗力量失衡 B.不结盟运动迅速展开
C.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D.雅尔塔体系完全瓦解
解析:题干中的四个事件都是美苏“冷战”中的重大事件,其共同背景是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