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传》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宗法皆然。”清冯桂芬 《复宗法议》:“宗法者,佐国家养民教民之原本也。”由此推测,“宗法”的含义是
A.区分同祖同宗子孙的制度B.按血缘推行教化的根本C历代实施分封的制度基础D按嫡庶治理社会的法则
2.以地方行政组织为线,史学家吕思勉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A.神权与王权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
C.最高执政集团权力集中程度低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3.如果要查阅明确载有明代设立内阁制的资料,以下哪些古籍应在查阅之列?
①《明史·职官志》 ②《明成祖实录》 ③《明史·太祖本纪》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4、按照唐朝有关兵役法的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右仆射(丞相) 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经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他拒不署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看出
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B.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D.魏征“专权乱政”
5.《全球通史》载:公元前127年时,皇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据此判断,当时地方行政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