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编辑
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含巩固训练):第七专题 第22课 教战守策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苏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90 K
    上传用户地理sikao
  • 更新时间2015/3/1 16:20:0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2课 教战守策
1.北宋书法四大家
苏轼的书法秀媚中透出刚劲,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也称“宋四家”。
2.铜琶铁板与豪放派
苏轼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词风,成为后来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他的词感情豪迈奔放,胸怀坦率开朗,写景壮丽,气势恢弘。相传苏轼任翰林学士时,曾向幕下士说:“我词何如柳七?”幕下士答道:“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见俞文豹《吹剑录》)。词在当时并不是由关西大汉来唱的,这话显然是对苏轼的一种调侃,然而它却生动地说明了苏轼词和柳永词的不同风格,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区别由此可见。

策,即策谋、策略的意思。古代的策文,主要有制策、对策和奏策三种。制策又称策问,是朝廷选进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