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
1.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都城五里的都城建制。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贵族等级制的特征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
2.《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记载表明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 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
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 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
3.在中国历史上,全国各级政府之间是一种严格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这种自上而下的垂直线型政府权力运作体系一直是我国行政管理系统的核心。其历史源头应当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4.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君主专制的膨胀
C.监察制度的弱化 D.谏议制度的消亡
5.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使人们热衷于当官……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隋朝创立的
A.世官制度 B.察举制度 C.科举制度 D.刺史制度
6.“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有
①郡县行政 ②刺史监察 ③察举选官 ④皇帝独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