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介绍,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例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 “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材料折射出的商业理念是
①商业活动要遵守诚信,奉行商业道德,取信于顾客②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
③客人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细致 ④要提高道德素质,公开进货渠道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鸦片战争中,清军统帅杨芳一面向朝廷不断报捷,一面又奏请与英国“先通商暂作羁縻”。道光皇帝却认为既然打了胜仗就不该再通商。这说明
A.杨芳已具备近代外交的观念
B.杨芳认为通商是解决中英争端的最终途径
C.道光帝视接受英国的通商要求为耻辱
D.道光帝认为通商无助于解决中英间的争端
3.下表是某同学研究经济史的两组资料。
组别
|
史料
|
史论
|
一
|
(松江)“里媪(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日复抱纱以出”。(摘自《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松江部)
|
史论1:反映了当时传统的经济结构受到冲击和侵蚀。
史论2:这种市场与生产技术分离,是中国纺织技术自14世纪后没有取得重大进步的原因之一。
|
二
|
“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要会》卷八六)
|
|
上表中第二组的“史论”栏目最好应选填
①唐朝商品经济发达,商人获利丰厚 ②唐朝官员存在仗势从商业中获利现象
③唐朝政府严格控制中高级官吏经商 ④唐朝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4.史学家洪业在研究杜甫生平时,根据杜甫41岁以后的诗常常提到妻儿,情深意切,证明杜甫成婚于41岁左右。有的学者据唐代元棋《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考证,杜甫成婚于31岁左右。对此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具有历史真实性
B.元棋的研究是第一手史料,其考证应当可信
C.孤证不立,洪业和元棋的研究都是不足为信
D.研究历史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仔细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