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推出了“家风是什么”的专题采访,受访者 的回答中“孝顺父母,维护家族名誉”最为常见,这是受下列哪种制度的影响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另一代表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他们主张
A.忠孝为本 B.勤俭节约 C.国富民贫 D.藏富于民
3.阅读下面材料,从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秦朝
|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
两汉
|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
隋朝
|
废郡,地方行政回 到两级制
|
唐末
|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D.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
4.贞观元年,唐太宗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比来护已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唐太宗认为
A.三省六部提高了行政效率 B.制度实行的效果与初衷不符
C.中书省门下省不应互相牵制 D.三省六部制导致亡国危机
5.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一段描述:“ (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靠着食盐贸易发家,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各自家乡的厨师、食材、口味……富有盐商,没有政治地位,只能攀比花园和家厨的手艺……”这反映出明朝扬州地区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C.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D.政府鼓励对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