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宁阳四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
历史月考试题 2015年4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40题,共60分)
1.商周时期,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是( )
A.耒、耜 B.青铜农具 C.铁农具 D.铁犁牛耕
2.铁制农具逐渐取代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是在( )
A.夏商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3.以牛力耕田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汉代推动牛耕推广的关键发明是( )
A.铁犁用于牛耕 B.犁壁的安装 C.直辕犁的使用 D.曲辕犁的使用
4.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出现于( )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唐代
5.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是因为( )
A.芍陂的修建 B.都江堰的修建
C.郑国渠的开凿 D.坎儿井的修建
6.推动由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铁农具的使用和以牛力耕田 B.垦田面积的扩大
C.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D.粮食产量提高
7.小农经济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①生产分散、规模小②“男耕女织”、简单的性别分工③难以扩大再生产④不再更新耕作工具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写道:“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这主要反映了唐代( )
A.开始以牛力耕田 B.农民无需承担赋税徭役
C.农村中无商业活动 D.“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