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拜城实验高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教师:_刘剑 _审卷: 金梦倩
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沦》)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西周的创制”指包括实行分封制等制度创建
B.“贵族色彩”是因为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
C.“共主”是指周王室已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拥有较大自主权
2.公元前651年,管仲在葵丘会盟并发布文告,其文告中有“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干国事”等内容;《唐律疏议•户婚》中规定:“诸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三年。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其变化表面
A.妇女地位低下 B.法律取代了礼教
C.宗法制得到强化 D.礼乐制度的崩溃
3.《随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汉初“封建王侯”的主要母的是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打击官僚政治
C.强化君主专制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4.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5.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贵族政治时代,贵族们有掌握权力的习惯,如隋之文帝等一代英主的出现后,虽然在制度上否决了贵族的权力,实际上在从政中,仍有那种形式的残迹,政治成为与贵族的协议体。”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
A.唐朝设立三省 B.宋朝设参知政事
C.明朝设置内阁 D.清朝设置军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