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针对“地圆学说”,康熙时钦天监丞杨光先说:“若然则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总是一大圆球矣。……竟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之所以有这样的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 )
A.相对论 B.量子论
C.经典力学理论 D.生物进化论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杨光先认为地球不可能是圆的,因为要是那样的话就会出现“人之倒悬”,之所以有这种认识是因为其不知道万有引力定律,故选C。
2.(2014·吉林龙井)在西方的科学史上,既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自然观,又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牛顿 D.达尔文
【答案】 A
【解析】 17世纪初,伽利略证实了外力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自然观。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庄子说:“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爱因斯坦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出狭义相对论。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
A.相对论 B.辩证观
C.运动论 D.时空观
【答案】 D
【解析】 庄子的“四方上下”即为空间,“古往今来”即为时间,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相似处是D项时空观。
4.从牛顿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展,说明了( )
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
②科学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
③科学成就往往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发展
④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