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由此表明( )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时代。主要表现是( )
①青铜农具相对广泛地使用 ②确立了铁犁牛耕的传统农耕模式 ③施肥与灌溉有了新的发展 ④地力提高,休耕制绝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以下有关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国民全体
B.春秋时期的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C.地主扩大地产的唯一途径是土地兼并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施
4. 综观中国古代历史,历代明智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这主要是因为( )
A.众多的小农构成了封建王朝的阶级基础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与否和政权的安危
C.小农经济是古代农业的基本的经营模式
D.农业在古代社会经济各部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