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3级2015年春半期考试历史学科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答题要求:1、1—40小题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41—43小题请用黑色中性笔答在答题纸上。答题时不要答在密封线内。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认为收孥(官奴婢)。”上述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
A.连坐法统治人民 B.奖励耕战,限制工商业
C.建立县制 D.“废井田,开阡陌”
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
3、《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春秋时期铁器和耕牛的作用 B.春秋时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
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4、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5、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