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个体生产的发展速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
A.铁农具的推广程度 B.牛力等畜力使用程度
C.封建政府重视程度 D.土地私有化发展程度
2、康熙年间的《归安县志》(归安县,今浙江湖州市)记载:“归安诸乡统力农,修蚕绩,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业蔬、靛,荻 港业藕,埭溪业苎,善琏业笔,菱湖业蚕,捻丝为绸尤工。”这表明当时的归安县( )
A.较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比较明显
C.农业和手工业已经分离 D.不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3.有古诗这样描述江南养蚕情景:“东风二月暖洋洋,江南处处蚕桑忙。蚕欲温和桑欲干,明如良玉发奇光。缲成万缕千丝长,大筐小筐随络床。美人抽绎沾唾香,一经一纬机杼张。咿咿轧轧谐宫商,花开锦簇成匹量。莫忧八口无餐粮,朝来镇上添远商。”这反映出当时D
A.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且与外界隔绝 B.小农家庭经营方式趋向多元
C.耕织结合仍是主要生产方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朗
4.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田庄手工业
5.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焉。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偌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作坊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 B.西汉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西汉政府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 D.封国势力与商业势力相互勾结
6. “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约四倍……(在这场运动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材料所述的这场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