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C.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 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25.明朝时,有“公侯驸马途遇内官反回避之,且称以翁父,至大臣则并头叩拜矣”的记
载。这主要反映了
A.官僚贵族是作为君主奴仆身份而存在 B.手握国家利器的官员仰仗皇帝的家奴
C.宦官专权严重加剧了封建政治的腐败 D.宦官借助专制皇权以抬高自身的地位
26.所谓“民自有经界(地界),而无烦上之区分。”即便是在国家注重对土地实际占有状
况实行清查的情况下,“逃田”、“诡寄”、“飞洒”、“移丘”、“换段”、“改册”之类的现
象依然层出不穷。这主要反映了在中国古代
A.土地占有权的频繁变动 B.土地占有关系日渐模糊
C.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D.土地隐占推动土地兼并
27.《明夷待访录》之《原法》篇是黄宗羲法律思想的结晶。他认为:“三代以上有法,三
代以下无法。”对此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A.这里的“法”是指具有现代意义和具体的法律条文
B.该观点颠覆了传统社会中君主和民众的地位和关系
C.集中体现了作者国法家法同构实现治世的大胆设想
D.在他看来天下共治和理想的君主原型只存在于三代
28.古罗马政治家、法律思想家西塞罗认为:“法律是根据最古老的、一切事物的始源自然
表述的对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分。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
这表明
A.公平正义是罗马法永恒的价值追求 B.自然法为罗马法注入了血液和灵魂
C.罗马法源自于古希腊的自然法思想 D.罗马公民法充分体现了公平和正义
29.有学者认为:“在法国革命的范围内存在着一场就其起源和进程、危机和结局而言都是
独立的农民革命。”而又有学者说在法国大革命中“极端保守的农民形象和作为革命力量
的较为现代化的农民形象是同时并存的”。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