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专题06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A卷)-高二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系列(人教版必修3)(原卷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49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5/29 14:40:5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满分50分)
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   B.脱离中国传统政治,是全盘西化的产物
C.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   D.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
2.孙中山在1925年3月留下了致苏联政府的遗书。他在其中写道:“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上的重大转变是
A.由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   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
C.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    D.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3.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时指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效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涂(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蚕食鲸吞……。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开发中华资源,抵御列强侵略           B.推翻满清贵族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4.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 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
5.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后孙中山在英国呆了九个月,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这九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哪方面思想主张的萌生(   
A.民权主义思想             B.民族革命思想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