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一高东校区14-15高一下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1.(山东省泰安市高三期中,19)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
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 .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杭州市质检,21)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签署《农业调整法》,该法出台
后,有1000多万亩棉花田被耕掉,另外还屠宰了22万头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实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提高美国消费能力以促进市场恢复 B.增强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C.保障美国农民的权益,以缓和阶级矛盾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3.(安徽师大附中高三一模,20)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
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加剧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4.(牡丹江一中高三期中,27)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
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5.(安徽泗县高三10月质检,13)如图是美国某时期流行的漫画,一位绅士正向一
位农民进行解释艰难埋藏就如同那群鸟儿,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竖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请问与此绅士观点为一致的政策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