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
历 史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计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B. 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C. 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 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源
2.“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
C.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 D.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
3.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后来其父以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 这里的“天下法”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皇位世袭制
4.《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
A.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
C.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5.据史载,隋朝时期,“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材料表明隋朝
A.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现象比较普遍 B.都城商业活动很频繁,草市开始普及
C.草市作为乡村集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 D.民众经营的意识增强但受到舆论指责
6.清代学者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