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卷中相应位置。
24.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有着两千年的皇权教化主义传统,这个传统在决定性的程度上已经深刻塑造了中国人的思想品质……它把思想弄成一种规范式的东西,要求人们只能进行一种规范主义的思考。它把统一思想作为思想本身的目的”,关于“这个传统”说法正确的是
A. 秦朝的皇帝制度缺乏“这个传统” B.“这个传统”的社会规范作用有限
C.“这个传统”是中央集权的制度保障 D. 使人们习惯在皇帝制度下思考和行动
25.明朝时期,在文学作品“三言二拍”中,商人出现频率很高,多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且重视商业描写、商人多以拼搏形象示人。这主要反映出
A.社会商品经济的活跃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商人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26.历史学家蒂图· 李维说: “除了那些因犯罪而受罚的人外,任何仍在接受惩罚的人均不应受到捆缚或监禁,所欠的钱款应当用债务人的财产而不是躯体来偿”。对于债务的刑罚,当时的古罗马法律
A.以调节公民间财产纠纷为首要目的 B.以成文法的形式规定债务的刑罚准则
C.趋于主张财产执行取代人身执行 D.规定未获赔偿的债权人在期限外不可追债
27.“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进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进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在两个跃进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进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
A.辛亥革命、《五四宪法》、改革开放
B.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C.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宪法》的制定、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