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的变化始于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
A.“马车专门为游览观光而发” B.“坐电车男女可以杂坐,不以为嫌”
C.“人力车夫讨厌马车” D.“对 超越洋人马车的华人马车,按违章处理”
3. 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
英语
|
Sandwich
|
Beer
|
Telephone
|
Engine
|
Dollars
|
commission
|
洋泾兵英语
|
三明治
|
啤酒
|
德律风
|
引擎
|
大拉斯
|
康密兴
|
词意
|
夹肉面包
|
麦制酒
|
电话
|
发动机
|
外币
|
佣金
|
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 )
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 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 ③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 ④对西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在编撰“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与婚姻发展史”时,发现了“五四”后10年间女性逃婚与婚姻自主权的争取、1920年的征婚广告、上海“摩登女郎”出现等史实。这些史实出现的原因有 ( )
①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 ②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 ③新式教育促进女性思想解放 ④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