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由于易生误解、易生歧义,近年有人提出了语言的“模糊度”,集中研究的,成为“模糊语言学”。“模糊”之所以产生,多数由于一个词比不恰、钉不住,在句中切不齐、放不稳的原因所致。《诗经》形容美女说“颈如蝤蛴,肤如凝脂”,翻成白话,可说“她的脖子像一条白而长的虫子,皮肤像冷冻了的猪油”,行吗?又如常言称权威的“金口玉言”,若理解为“贵重金属的嘴里说出坚硬如玉石的话”,对吗?又常有人骂人心地不良为“狼心狗肺”,如果遇到一位固执的解剖学家,会说:“那狼狗和人品种不同,心肺怎能移植呢?”又现在宴会提倡俭省,多用一汤四菜,如果有人说:“这桌吃得一干二净。”有人听了说:“桌上必然还剩两盘菜。”又如“貂不足,狗尾续”这个古代谣谚,已被压缩成为“狗尾续貂”的成语。但如果苛求地问:“是狗尾上续貂,还是用狗尾去续貂呢?”那还有待详解。还有著名的“盲人摸象”的故事,更很形象地说明比喻不周延引起误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