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一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1.秦汉时期的县,以户口多寡划分等第;从唐代起,县以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划分等级;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多寡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 (分别指交通频繁、行政业务多、税粮滞纳过多、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作为政区分等的标准。根据这些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力度逐渐加强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
① 下面是汉武帝时期丞相任职离职表(部分),从表中能获取的信息是( )
姓名 离职原因 任职时间 姓名 离职原因 任职时间
窦婴 免职 1年又2月 李蔡 畏罪自杀 3年
公孙弘 去世 2年又4月 赵周 下狱死 2年又7月
许昌 免职 3年又8月 刘屈氂 下狱腰斩 1年又2月
A.分封制瓦解 B.中央统治力量加强
C.君主专制加强 D.丞相制度废除
3.“宋儒若程若朱,皆深通佛教者,既喜其义理之高明详尽,而又忧其用夷变夏也。乃求得而两全之法,避其名而居其实,取其珠尔还其椟。”材料表明陈寅恪认为宋儒 ( )
A.理学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 B.理学是对佛学的创新
C.名为阐明古学实是吸收异教 D.为爱国倡导天理灭人欲
4.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要求六部向内阁报告工作,科道监察官受内阁节制。从明太祖确立的政治传统来看,这一做法 ( )
A.整顿了吏治,维护纲纪 B.削弱了官员权力,加强皇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皇权 D.侵犯了皇权,侵犯六部权
5.明代福州的绸丝、漳州的纱绢、漳泉的糖等“无日不走分水岭及蒲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但“闽不畜蚕,不植木棉,布帛皆自吴越至”。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
A.手工业技术发展相对均衡 B.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C.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D.区域间贩运贸易发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