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广东省东莞市粤华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清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40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5/6/18 15:08:5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东莞市粤华学校高一5月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石器助耕
C.铁犁牛耕 D.小农经济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我国农业生产工具发生巨大变化,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故答案为C。A、B两项是春秋战国以前采用的;D项是经营方式。
答案:C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由此推断,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始于(  )
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铁制工具大量出现是在战国时期,而西北干旱地区进行打井灌溉工程是在西汉张骞通西域传入凿井技术以后。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答案:B
3.隋唐大运河到元代大运河的路线变化说明(见下图)(  )


A.西部地区日渐落后 B.经济重心逐步东移南移
C.北方地区不断衰落 D.东部南部成为政治中心
解析:元朝大运河不经过洛阳,从北京直通到杭州,因为古代的运河是运输粮食的要道,路线的变化说明中国的粮食基地已经东移和南移了。
答案:B
4.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
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