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作业: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01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6/23 10:01:1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课程标准]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概述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1.召开: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主要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2)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3.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________的到来。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农业集体化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缓慢;一些地方的农民为解决温饱问题,自发开始了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
(2)进程
①出现: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秘密实行包产到户;四川省广汉县的一个公社率先取消__________。
②推广: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______________的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广。
(3)意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____________和社会面貌。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