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课件 >> 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编辑
【步】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课件
    资源子类同步课件
  • 教材版本岳麓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247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6/23 10:31:5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农业的起源
1.标志:原始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____________的发展。
2.特征
(1)区域差别:大约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在________________和长江流域出现。
(2)作物结构:北方以________生产为主,南方以__________生产为主。
(3)产业结构:以____________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出现“六畜”,即猪、________、牛、________、鸡、狗。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1.原始农业主要耕作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劳动工具有耒、骨耜、石镰等。
2.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农具。
3.唐代,在长江下游出现了____________(又名江东犁)。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定型。
4.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春秋战国:著名的水利工程有________、都江堰、郑国渠。
2.西汉: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________和白渠。
3.黄河:自________以来,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理黄河的工程。
4.西域地区:修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千耦其耘
(1)时间:商周时期盛行。
(2)特点:①农具原始。②采用大规模______________方式。
2.个体农耕
(1)原因: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②________土地的出现。
(2)时间:出现于________时期。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