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中学高二政治6月月考试题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2015年4月23日 ,是世界第21个“世界读书日”。回答1~2题。
1.阅读是简单的休闲与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社会行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认同和关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倡导全民阅读”:
①是传承文明,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②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③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④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专家指出,倡导全民阅读,各级财政应该在预算中按比例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农家书屋、学校图书馆、幼儿园图书馆,并保质保量地为这些图书馆、书屋等配备和更新图书,供公民阅读。这是因为:
①公益性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投入
②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观念是与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相适应的。但在生产力已经很发达的今天。这样的观念在我国一些地方依然根深蒂固。这表明:
A.文化不一定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 B.文化具有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C.文化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D.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4.“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美国一所孔子学院的老师给美国小孩讲“孔融让梨”,孩子们不接受这个观点,并反驳说小孩不应该吃小的,他也不应该垄断大的,应该把大的用刀切开,跟他哥哥一起平分,这才叫公平。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是不可逾越的
B.不同民族间文化缺乏共性和普遍规律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5.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吃粽子、赛龙舟、祭屈原等习俗,其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我国远古的祭龙日。当时,人们把五月视为恶月,希冀以龙的威慑力驱除灾疫邪祟。此后,端午节就以祛除病疫、躲避兵鬼、驱邪禳灾的形式传承。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