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十中2015年高一年级下学期
历史 试题
注意:本套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请将答案全部写到答题卷上,否则不记分。 本套试卷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 每小题2分 共60分)
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由此表明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C.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D.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2.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强化 B.“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C.社会政局动荡 D.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3.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4. 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中认为“ 江南是明清时期中国原始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与此论断最相符的是江南地区的工场
A.出现了雇佣的生产关系 B.分工极为细密
C.雇主拥有雄厚的资金 D.原料特别充足
5.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唐宋时期,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人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明清时期,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