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解析:上海是中国的电影制作中心,但北京、天津仍以放映外国电影业为主,说明当时存在不利于国内电影业发展的政策因素。故选C项。
答案:C
2.(2014·高考浙江卷)右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出版业的发展
B.广告业的进步
C.婚姻礼俗之变迁
D.世界文明之演进
解析:本题以20世纪初某报截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解答图表类题目时,需留意图片中的信息。从题干“某报截图”说明与出版印刷业发展有关,故A项分析正确。从图片中“求婚广告”可获取广告业和婚姻习俗变迁的信息,故B、C两项分析正确;图片反映不出“世界文明之演进”的信息,故本题选择D项。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