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圣雄甘地
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一、倡导“坚持真理”学说
1.“坚持真理”学说的形成
(1)甘地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印度教的官宦之家。1891年,考取律师资格后,做起了职业律师,曾前往南非协助处理一宗债务纠纷案。在南非屡遭歧视与侮辱,民族自尊心和职业责任感驱使他走上了领导印侨进行反种族歧视斗争的道路。“非暴力抵抗”运动迫使南非当局于1914年1月通过《改善印度人待遇法案》,斗争过程中,甘地形成了他的宗教观和社会政治观,并在实践中创立了“坚持真理”的斗争学说。
(2)甘地从印度的古遮拉特文中找到了对“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准确表达——“萨提亚格拉哈”,即“坚持真理”。
2.内涵:“真理是神”,“神”是“博爱”的化身,人的“爱”必须符合“神”的“博爱”。以“神”的正义性来说明“真理”的正义性,用“神”的“博爱”规定了斗争方式的“非暴力”性。
3.评价
(1)甘地的学说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具有相当大的号召力。
(2)用“真理”这个“神”,在印度便于把各阶层、各教派和各种姓的人们,吸引到民族主义的旗帜下。